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手游攻略 正文
游戏测评 >>>
游戏资讯 >>>
  • 11-09 攻城掠地第二战车可能需要哪些改变

    开启第二战车,你得先达到183级并完成主线任务副本徐晃。这个门槛可不低,意味着你需要投入不少时间升级和推图。科技选项中得有赤焰霹雳车,拿去重塑后安排武将坐上就行。陨铁是重塑的关键材料,可以通过功勋榜、国战或祭祀系统获取,记得多参与这些活动积累资源。第二战车的武装流程和第一战车类似,但专属零件不动如山是它的特色。这个零件装在攻击位,效果是受到伤害时反弹敌人,5级后还能触发沙刃风暴,回合结束释放战法反弹伤害。战车崩坏后效果会消失。武装后攻防血属性会显著提升,反弹伤害的机制在实战中

  • 11-08 三国志战略版太史慈的获得方式有哪些

    太史慈是一位非常强力的输出武将,他的技能有几率为敌方武将施加灼烧状态,并且队伍中的吴国武将越多,被动-炽焰的触发几率越高。想要获得这位强力武将,可以通过主城通关和抽卡两种主要方式。当小伙伴们通关主城7和主城16时,可以自行选择可获取的武将,如果选择太史慈,就能直接解锁并提升至一星。在抽取第一次十连抽时,还有机会获取回怒武将小乔。除了主城通关和抽卡,小伙伴们还可以通过游戏内的招募系统来获取太史慈。游戏中有三种招募模式:活动招募、名将招募和良将招募。活动招募通常与特定活动挂钩,限

  • 11-08 辐射避难所午餐盒刷洗有什么好方法

    亲爱的避难所主管们,想要高效获取午餐盒其实有个超实用的小技巧——利用游戏的新手判定机制。咱们只需要专注完成奖励是午餐盒的任务,其他任务就算完成了也千万别点领取奖励,这样系统会一直把咱们当成萌新玩家,持续发放午餐盒任务。每天还能手动刷新一次非午餐盒任务,记得把不想要的任务叉掉等第二天自动刷新哦。如果手滑领了其他奖励任务也别慌,调整设备时间就能补救啦。关掉网络同步功能后,把时间往前调到2012年左右,然后每天往后调一天模拟自然天数,每次时间跳转后登录游戏就能触发新任务。这个方法特

  • 11-10 绝地求生团队竞技中换枪要怎么操作

    绝地求生团队竞技中换枪操作的核心在于掌握武器套件切换机制与键位配合。在死亡后打开地图界面,底部会出现武器套件选择按钮,通过该功能可预设复活后使用的武器组合。切换时直接按键盘数字键1、2、3对应不同武器栏位,此操作与大逃杀模式逻辑一致。需注意复活时默认装备的武器需提前在套件中配置,且不同地图可能对武器类型存在限制。自动配件转移功能能显著提升换枪效率。进入游戏设置菜单的游戏性选项卡,勾选自动装备配件相关选项。启用后,当替换地面或身上的枪械时,兼容的配件会自动转移至新武器。该机制适

攻城掠地怎么触发抵挡效果

来源 :秒客网 发布时间 :2024-02 14:48:53

抵挡效果是攻城掠地中武将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触发依赖于武将属性、装备技能及战场条件的综合作用。武将的抵挡率基础数值由自身成长属性和兵种类型决定,例如部分防御型武将天生具备更高的抵挡概率。装备系统中的格挡类技能(如固若金汤兵书)可直接提升抵挡触发几率,而套装效果如玄武套装的防御加成也会间接增强抵挡稳定性。需抵挡仅对物理攻击生效,无法抵御战法伤害,因此在面对混合输出阵容时需搭配其他防御手段。

武将等级和品质对抵挡效果有直接影响,高星级紫将通常比低级武将拥有更优秀的抵挡基础值。兵器系统中的防御类科技研发可提供额外抵挡加成,例如通过升级盾甲强化科技提升全队格挡概率。宝石镶嵌中选择防御类宝石(如格挡宝石)是微观调整的重要手段,但需平衡攻击与防御属性避免战力失衡。副将搭配中选择带有援护或铁壁技能的武将,可在特定回合内强制触发抵挡效果,形成战术性防御节点。

在布阵阶段,将高抵挡武将置于前排可最大化吸收物理伤害,但需注意敌方AOE战法的覆盖范围。战斗中抵挡触发后会产生短暂减伤窗口,可衔接治疗或反伤类技能形成反击节奏。跨服对战中,需预判敌方主力物理输出武将的行动顺序,针对性调整己方抵挡型武将的站位。部分副本NPC自带破挡属性,需依赖闪避或血量硬抗而非单纯依赖抵挡机制。

部分玩家过度堆砌抵挡属性导致输出不足,实际测试表明抵挡率超过60%后收益递减明显。建议通过演武场功能反复测试不同装备组合下的实际抵挡频率,优先保证主力武将抵挡率在40%-50%的均衡区间。抵挡效果无法叠加同类增益,例如同时装备格挡兵书和铁壁套装仅取最高值生效。定期清理缓存可避免显示BUG导致的抵挡触发异常,尤其在长时间挂机后需重启游戏验证机制。

觉醒武将的抵挡成长率显著提升,例如周泰觉醒后自带铜墙铁壁被动可强化全队抵挡效果。王朝勋章中的防御词条是后期提升抵挡的重要途径,需通过内政建设逐步解锁。资源分配上建议优先满足主力防御武将的抵挡需求,次要将领仅需基础防御属性即可。版本迭代,新推出的专属宝物可能附带特殊抵挡机制,需持续关注官方公告调整养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