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采集是前期发展的核心策略。小型综合工厂、金属炼化工厂和水晶合成工厂建议优先升至8级,基础产量可达每小时5.7万左右。工程舰编组需搭配多功能舰提升容量,中型工程舰每小时采集量可达3万,但需注意携带战舰数量与效率的平衡,通常1-2艘辅助舰即可实现最优采集效率。野外资源点需通过计划圈预先部署,并建议为工程舰配备仓库舰以减少往返时间。
舰船搭配需遵循功能互补原则,不同舰种存在明确的克制关系。护卫舰中刺水母级和红宝石级属于攻击型首选,前者输出爆炸后者能穿透各类护甲;防空型云海级和支援型诺玛M470则侧重团队辅助。巡洋舰CAS066虽定位为防御型,但对中型舰仍能造成有效伤害。舰队组建时需合理分配前后排,战列巡洋舰和航母属于后期核心,但前期可通过NPC联络站购买巡洋舰过渡。技术点分配应优先强化主力舰的关键属性,例如前排护甲与后排火力。
计划圈系统是行动部署的基础机制,所有采集、战斗指令都需依托计划圈实施。初始仅开放2个计划圈,随基地升级逐步增加数量。圈内探索会解锁曲率航行支持,大幅提升后续舰队移动效率,但需保持舰船常驻圈内维持该效果。远距离航行需分段设置中间计划圈作为跳板,重叠放置计划圈会导致回收困难,建议保持合理间距。采矿平台需在基地等级达标后建造,初级平台效益较低但能解决远距离矿点采集问题,中高级平台可解锁更多功能模块。
节点恢复协议要求玩家对抗私掠者并争夺星系占有率,而互助协议则需协助本土势力守护星门控制权。前者侧重PVE竞争排名,后者提供临时蓝图授权等补给奖励。采矿平台升级路线需匹配发展阶段,初级平台仅需1级即可满足远矿需求,高级平台则需投入大量资源但能显著提升采集效率。货币体系中电子货币可通过任务获取,帝国币与比邻星币属于充值货币,后者可兑换蓝图宝箱等稀有物品。
赛季机制是游戏进程的重要框架,每次跨星系迁移会重置基地等级与部分资源,但保留蓝图和技术点积累。速本策略需精确计算建筑升级顺序与资源消耗,7级升8级需在46小时内储备2800万金属。同盟选择直接影响发展节奏,大型同盟能提供航母对接等高级支援,而养老盟更适合休闲玩家。活跃度提升需结合任务系统与日常操作,合理分配每日2-3小时在线时长可维持稳定发展。